我们为您提供化工资料查询,分享技术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硝酸

非售品
CAS:7697-37-2
分子式:HNO3
分子量:63.01

CAS:    7697-37-2
分子式:   HNO3
分子量:       63.01

中文名称:  硝酸

英文名称:  Nitric acid
                   nitric acid
                   acide nitrique

性质:纯硝酸为无色发烟液体,一般商品带有微黄色,发烟硝酸是红褐色液体,硝酸具有刺激性,且不稳定遇光或热分解放出二氧化氮。比重1.5027(25ºC)。沸点83ºC。冰点-42ºC.硝酸溶于水,可以任何比例混合,溶解时放热。硝酸水溶液具有导电性。浓硝酸是强氧化剂,能使铝钝化,不致被腐蚀。浓硝酸和有机物、木屑等相混能引起燃烧。硝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触及皮肤即会灼伤,也能损害粘膜和呼吸道。含有蛋白质的物质遇硝酸 ,即生成一种鲜明的黄蛋白酸黄色物质。硝酸是无机化学工业 三大强酸之一,具有酸类的通性。
用途:硝酸用途极广,主要用于化肥 、国防、冶金、化纤 、印染、染料和医药等工业。
制法及工艺流程
 
1、常压法  空气经呢袋过滤器、罗茨风机在素瓷过滤与氨气混合去氧化炉。出氧化炉气体经废热锅炉和急冷器然后去氧化塔和酸吸收塔,最后经碱吸收塔 放空。二次空气送入氧化塔及漂白塔。吸收塔产生的酸经漂白塔得40%稀硝酸。
4NH3+5O2→4NO+6H2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2、综合法  原料氨气和空气分别经过氨过滤器和空气洗涤器净化以后 ,一起进入混合气鼓风机,随即送入混合气预热,通过纸板过滤后进入氨氧化器,通过氨氧化器96%以上的氨氧化成为一氧化氮。反应后的高温气体。进入废热锅炉,以回收热能,副产蒸汽。然后 ,经预热器冷却后,进入气体冷却洗涤器,洗去末反应的氨并将气体进一步冷却到约45%ºC。在洗涤冷却过程中,有一部分气体转化为硝酸 ,其浓度约10%,一部分流入中间槽,用泵循环;一部分送入酸吸收塔。气体冷却洗涤器出来的气体与补加空气一起经透平压缩机加压2.3~2.5公斤/厘米  后,进入氧化器进行一氧化氮的氧化。再经尾气预热器与由酸吸收塔来的尾气进行热交换,随即进入酸吸收塔,由塔顶加入水进行吸收生成47~49%稀硝酸,由塔底部流出 ,进入漂白塔,用空气吹除其中溶解的少量二氧化氮气体后,变为最终产品一49%稀硝酸。酸吸收塔顶出来的尾气经尾气预热器进入能量回收透平,以回收热能量,然后由排气筒排入大气。其反应式与常压法相同。
 
3、直接法合成浓硝酸   直接法合成浓硝酸的第一步与综合法相同,将氨通过触媒氧化为一氧化氮,并且再进一步被空气与浓硝酸全部氧化为二氧化氮。氨氧化后生成的氧化氮气体(主要为一氧化氮)先进入氧化塔 ,被它带入的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氧化率达90%以上。一氧化氮再进入重氧化器在此被浓度为98%硝酸 几乎全部氧化为氧化氮。经过冷却的98%浓硝酸吸收二氧化氮后成为含二氧化氮的发烟硝酸。发烟硝酸送入漂白塔受热解吸,释放出二氧化氮。浓硝酸 从塔底放出,冷却后供发烟硝酸吸收塔循环使用。塔顶出来的纯二氧化氮气经初步冷却器除去酸雾后,进入四氧化二氮冷 凝器,以盐水冷凝为液态四氧化二氮,送至混合罐并与稀硝酸混合。再以泵送至高压釜,混合物与进入纯氧反应成浓硝酸。排出的浓硝酸为含有四氧化二氮的发烟硝酸,须送入漂白塔解吸成为成品98%浓硝酸。
4NH3+5O2→4NO+6H2O
2 NO+ O2→2 NO2
NO+2HNO3→3NO2+ H2O
NO2+ HNO3→HNO3. NO2
2NO2→N2O4
2N2O4+ 2H2O+ O2→4HNO3
 
4、加压法    氨的氧化、一氧化氮氧化和二氧化氮吸收均在加压下进行。加压法铂损耗较高,采用此法生产硝酸较少,故不作介绍。
 
5、间接浓硝法  利用浓硫酸等作脱水剂,将烯硝酸蒸馏浓缩。这种方法过程比较简单,但需配合较大规模的硫酸浓缩车间,采用此法制取浓硝酸者不多,此处不作详述。
包装    铁路槽车装载50吨,其中铝槽车用以输送98%硝酸;不锈钢或玻璃钢增强塑料槽 车用以输送 43~49%稀硝酸。少量采用耐 酸坛装,净重33~40公斤。浓硝酸采用耐酸泥封中;稀硝酸采用石膏封中。每坛装于衬有细煤渣或细矿渣等物的坚固木箱中,以便运输。包装上应有明显的‘腐蚀性物品’标志。
 
储运注意事项     硝酸属一级无机酸性腐蚀物品,危规编号:91002。适于储存在石棉瓦顶货棚中。如露天储放,须脱去木箱,坛口覆盖陶钵,防止进水。严防与木屑、稻草、纸张和木材等有机物接触,否则会酿成火灾。不可与化学有机物、易燃物、氧化剂、氯酸盐、苦味酸、雷酸盐、电古和金属粉末等共储运。与硫酸、盐酸也要隔离存放。硝酸是挥发性酸,久储会逐渐降低成分。
 
失火时,扑救办法与操作人员防护措施参阅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