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您提供化工资料查询,分享技术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泛昔洛韦文献

非售品
CAS:104227-87-4
分子式:C14H19N5O4
分子量:321.33

药理毒理:本品在体内迅速转化为有抗病毒活性的化合物喷昔洛韦,后者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以及水痘带状单纯疱疹病毒(VZV)有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如下:在感染上述病毒的细胞中,病毒胸苷激酶将喷昔洛韦磷酸化成单磷酸喷昔洛韦,后者再由细胞激酶将其转化为三磷酸喷昔洛韦。体外实验研究显示,三磷酸喷昔洛韦通过与三磷酸鸟苷竞争,抑制HSV-2多聚酶的活性,从而选择性抑制疱疹病毒DNA的合成和复制。在细胞培养研究中,喷昔洛韦对下述病毒有抑制作用(按作用强弱次序排列):HSV-1、HSV-2、VZV。病毒对喷昔洛韦的敏感性与多种因素有关,病毒胸苷激酶或DNA多聚酶的质变可导致HSV或VZV对喷昔洛韦耐药突变株的产生。常见到由于缺乏病毒胸苷激酶而对阿昔洛韦耐药的突变株对喷昔洛韦也耐药,若病人治疗临床疗效不佳时,应考虑病毒可能对喷昔洛韦耐药。

药代动力学:泛昔洛韦是喷昔洛韦的二乙酰基-6-去氧类似物,口服在肠壁吸收后迅速去乙酰化和氧化为有活性的喷昔洛韦。国外对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分别口服泛昔洛韦500mg和静脉注射喷昔洛韦400mg的研究结果表明,泛昔洛韦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7±8%,12名男性志愿者静脉注射喷昔洛韦400mg后,喷昔洛韦消除分布容积为125±21.3L,稳态分布容积为85.3±10.8L。当血药浓度在0.1~20μg/ml范围内时,喷昔洛韦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小于20%,全血/血浆分配比率接近于1。据国外文献报道,12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口服泛昔洛韦500mg后得到的喷昔洛韦的峰浓度为3.3±0.8μg/ml,达峰时间为0.9±0.5h,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为8.6±1.9μg·h/ml,血浆消除半衰期为2.3±0.4h。食物对生物利用度无明显影响,口服泛昔洛韦500mg,每日3次,连续7天,未见喷昔洛韦的蓄积现象。泛昔洛韦口服后在体内经由醛类氧化酶转化为喷昔洛韦而发挥作用,失去活性的代谢物有6-去氧喷昔洛韦、单乙酰喷昔洛韦和6-去氧乙酰喷昔洛韦等,每种都少于服用量的0.5%,血和尿中几乎检测不到泛昔洛韦。泛昔洛韦主要以喷昔洛韦和6-去氧喷昔洛韦形式经肾脏排出。肾功能不全者喷昔洛韦的表观血浆清除率、肾清除率和血浆清除速率常数均随肾功能的降低而下降。国内泛昔洛韦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与国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药理作用:泛昔洛韦是第一个抑制病毒cccDNA产生和转录的核苷类药物,为新的广谱抗病毒药。口服后转化为盼昔洛韦并在细胞酶或病毒胸苷激酶的作用下磷酸化,形成三磷酸盼昔洛韦。后者竞争性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和干扰病毒逆转录过程,阻碍病毒DNA合成和转录,并使未成熟DNA链合成中断,从而杀灭病毒。其口服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泛,组织学浓度高,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克服了阿昔洛韦口服吸收慢而不完全、生物利用度低和服药次数多的缺点。

适应症:泛昔洛韦用于疱疹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水痘、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对阿昔洛韦治疗不够理想的病毒感染尤为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