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您提供化工资料查询,分享技术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3,4-二甲酚

规格:99%
包装:25kg/桶
最小购量:1
CAS:95-65-8
分子式:C8H10O
分子量:122.16

结构式
            

CAS: 95-65-8
分子式: C8H10O
分子量: 122.16
 
中文名称: 3,4-二甲基苯酚
                      3,4-二甲酚

英文名称: 3,4-Xylenol
                      3,4-dimethyl-Phenol
                      1,3,4-xylenol
                      3,4-dmp
                      4,5-dimethylphenol
 
性状描述:工业二甲酚是多种二甲酚异构体的混合物,熔点64.5-66.5℃,沸点211-225℃,为微黄色至棕红色油状液体。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苯等。
 
用途: 由于工业二甲酚富含3,4-二甲酚、3,5-二甲基苯酚,因此可作为3,4-二甲酚、3,5-二甲酚的来源,并可作为消毒剂、增塑剂和农药等的原料。3,4-二甲酚用于制备亚胺类树脂(工程塑料)、消毒剂、杀虫剂、染料和香料等。3,5-二甲酚用作消毒剂、杀虫剂、香料、染料、抗氧剂、合成树脂的原料等。

参考文献:
1 环氧氯丙烷-N-咪唑代甲基环氧乙烷共聚物铜络合物对2,6-二甲基苯酚氧化偶合反应的催化作用  陶家良;吕培芝;曹孟骏       
2 95%工业乙醇用于2,6二甲基苯酚的沉淀聚合的研究  曹望平  化学世界  1984  (9),326-329 
3 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研究:全同立构和无规聚偕氨肟钴(II)螯合物对2,6-二甲基苯酚氧化偶合反应的催化作用  陈伟;曹孟骏;马光复       
4 咪唑代聚环氧氯丙烷-铜络合物的合成及其对2,6-二甲基苯酚氧化偶合的催化作用  陶家良;吕培芝;曹孟骏  高分子通讯  1985  (4),263-268 
5 2,6-二甲基苯酚的填充柱气相色谱分析  陈藕君;黄国  化学世界  1988  (7),320-322 ;图3参3 
6 利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2,6-二甲基苯酚在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聚合机理  周志华  物理化学学报  1990  (4),470-473 ;图2参7 
7 2,6-二甲基苯酚的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  1991 专利号:CN-1066263|1991.04.27|1992.11.18| 
8 铁系催化 剂合成2, 6-二甲基苯酚  陈爱平;王润俦;张广才;马建新;汪仁  工业催化  1994  (3),43-46 ;图1表5参7 
9 2,5-二甲基苯酚的合成  张传新;刘振中;陈恒昌;谢亚雄  化学试剂  1995  (6),385-386 
10 2, 5-二甲基苯酚的制备  汤卫平  化学试剂  1999  (6),382 
11 2, 5-二甲基苯酚的合成研究  修景海;葛培元;陈福元;刘彦明  精细化工  1998  (5),47-49 
12 2,6-二甲基苯酚溴化制备4-溴-2,6-二甲基苯酚  廖文文;刘智凌;裴瑞利  湖南化工  2000  (1),18-19 
13 2,6-二甲基苯酚气相胺化催化剂的研制  孙荣华;张秀成;陈立宇;王婉秦  工业催化  2002  (3),36-38;参6 
14 2-(2-喹啉偶氮)-4,5-二甲基苯酚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铁  韩勇;董学畅;王美香;张甜;吴方评  云南化工  2004  (5),39-40,42 
15 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结合区域变量选择同时分辨和定量测定二甲基苯酚异构体复杂体系  陆剑忠;吴海龙;孙翔宇;崔卉;孙剑奇;俞汝勤  分析化学  2004  (10),1278-1282 
16 金属铜(Ⅱ)配合物催化2,6-二甲基苯酚氧化偶合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朱杰;孟祥光;臧蓉蓉;陈民助;胡常伟;曾宪诚  催化学报  2005  (4),317-322 
17 管道化工艺合成2,4-二甲基苯酚  刘妍;杨园园;陈新志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06  (24),20-22 
18 异佛尔酮制备3,5二甲基苯酚工艺研究  黄洪;黎永津;汤凤;陈焕钦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  (4),43-46 
19 水介质中2,6-二甲基苯酚的氧化偶合聚合  刘群;申屠宝卿;朱金华;翁志学  高分子通报  2007  (4),47-52 
20 少量甲苯存在下2,6-二甲基苯酚在水介质中的氧化聚合  刘群;申屠宝卿;翁志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8  (5),906-910
21 水介质中铁氰化钾作用下2,6-二甲基苯酚氧化聚合初始动力学  刘群;朱金华;顾成;申屠宝卿;翁志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9  (5),79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