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您提供化工资料查询,分享技术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非售品
CAS:1067-25-0
分子式:
分子量: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Trimethoxy(propyl)silane
企业名称:衢州明锋化工有限公司
邮 编:324004 传真号码:0570-3063388
电子邮件地址:41774453@qq.com
联系电话:0570-3062509
企业应急电话:0537-3062502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加工溶胶凝胶的一种重要的基础原料。它给硅氧烷网状物加入了有机性能,就像产品中丙基团。它含有丙基团,能够增加产品的有机性能。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液体,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 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3,皮肤腐蚀/刺激-2,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2A。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皮肤刺激; 引起严重眼睛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配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带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火花、明火以及其他点火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事故响应:若发生泄露,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
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如发生火灾,可用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被污染的衣物应清洗干净后再使用。
安全储存:贮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低温,保持容器密封。
废弃处置:本品或其容器依当地法规处置。
物理化学危险: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引起严重眼睛刺激。
环境危害:详见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 混合物
危险组分     含量,%      CAS No.
乙烯基三氯硅烷 98       1067-25-0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特别危险性: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暴漏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露出内容物,从而增加火势和蒸气的浓度。蒸气可能会移动到着火源并回闪。液体和蒸气易燃。加热时容器可能爆炸。暴漏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露出内容物,受热或接触火焰可能会产生膨胀或爆炸性分解。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灭火时,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到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撤离非相关人员。

第六部分 泄露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小量泄漏:应尽可能将溢漏液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训练,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配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带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灌装时要注意流速不要过高,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倒空的容器可能有有害物。
废止
储存注意事项:贮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宜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施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中国,无资料。
生物限值: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 防 护:带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
工作后,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气味:无色液体。
pH 值:无资料。 熔点/凝固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0.932 (25 ℃)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142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汽压(mmHg,25℃):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1.4
闪点(℃): 36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自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气味阈值:无资料。 分解温度(℃):无资料。
溶解性: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易燃性: 易燃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酸, 碱, 醇类, 强氧化剂,与水汽生成甲醇。
避免接触的条件:火焰、热、火花。
危险反应:无资料。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化硅 。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 5,170 mg/kg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眼睛 - 兔子 - 刺激眼睛。
呼吸或皮肤过敏:豚鼠 - 未引起试验动物过敏。
生殖细胞突变性:无资料。
致癌性: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 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单次接触: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无资料。
吸入危害: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半数效应浓度(EC50) - 大型蚤 (水蚤) - 》 816 mg/l - 48 h
半数效应浓度(EC50) - 近具刺链带藻 (绿藻) - 》 913 mg/l - 72 h。
持久性和降解性:不易生物降解。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无资料。
迁移性: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产品:建议废弃物用控制焚烧法处置。
—不洁的包装:建议与生产厂商联系,将空的容器返还给生产商。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1993
联合国运输名称:易燃液体,未另作规定的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3
包装标志:易燃液体。
包装类别: Ⅲ类。

包装方法:硅烷偶联剂用清洁的塑料桶、内衬四氟金属桶或棕色细口玻璃
瓶包装,应封口严密,无泄漏,外包装一般为纸箱,箱体应牢固,
无破损,无霉变,瓶间应加防震间隔纸填充,防止包装物破损。
海洋污染物:否。
运输注意事项:硅烷偶联剂运输时要求车厢平整,搬运时轻搬轻放,排放整齐,箱高不得超过 5 层。注意防火防潮。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胺类、活性金属粉末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系列规范 GB30000.2-29 系列标准。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版)》,安监局 2015 年第 5 号公告:未列入
《剧毒化学品名录》:未列入。

《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12):列入,第 3 类 易燃液体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填表时间:2016 年 03 月 20 日
修改说明:本 SDS 按照国家标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内容和项目顺序》(GB/T 16483-2008)编制;由于目前国家尚未颁布化学品 GHS分类目录,本 SDS 中化学品的 GHS 分类是企业根据国家标准《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系列标准(GB 20576~20602-2006,不包括 GB 20600-2006)自行进行的分类,待国家化学品 GHS 分类目录颁布后再进行相应调整。
缩略语说明:
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不应超过的浓度。
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 8h 工作日、40h 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PC-STEL:指在遵守 PC-TWA 前提允许时间(15min)接触浓度。
TLV-C:瞬时亦不得超过的限值。是专门对某些物质如刺激性气味或以急性作用为主的物质规定的。
TLV-TWA:是指每日工作 8 小时或每周工作 40h 小时加权平均浓度,在此浓度下终身工作时间反复接触对几乎全部工人都不致产生不良效应。

TLV-STEL:是在保证遵守 TLV-TWA 的情况下,容许工人连续接触
15min 的最大浓度。此浓度在每个工作日中不得超过 4 次,且两次接触间隔至少 60min。他是 TLV-TWA 的一个补充。
IARC:是指国际癌症研究所
RTECS:是指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的化学物质毒性数据库
HSDB:是指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危险物质数据库
ACGIH:是指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